部首查字
共 298 个部首
部首是汉语字典的排序方式之一,可以极大的提高查字效率。部首也是偏旁,但偏旁不全是部首汉语字典对简繁汉字的部首采取兼收并取,整理了298个部首,按部首的笔画数从小到大分组排序。
部首是依照汉字型态和偏旁所分的门类,而所有汉字势必分类在某个部首中。
部首的概念由东汉文字学家许慎于公元100年(永元12年)所著之《 说文解字 》所创,共立540个部首。从此字书一般使用部首作为汉字的检字方式。之后的许多字书模仿《说文解字》,以部首来分类汉字。如《玉篇》(542个部首)、《类篇》(540个部首)等,它们使用的部首几乎与《 说文解字 》相同,不易检索的缺点仍在。
清朝康熙五十五年(1716年)成书的《 康熙字典 》的共214个部首,是后来大部分字典部首的蓝本,为了方便查询,部首跟笔划区分。
部首原则上是表示一组文字的共通意义,部首所在位置并不固定。汉字的90%是形声字,形声字是由表示意义的“形符”与表示发音的“声符”组成的。形声字多使用意符为部首,有助于容易判断部首的部分。然而,会意字则是完全由“形符”所组成,所以难以判断何者为部首。
为求搜寻的方便,有些部首的归类与字义无关。例如按照原则,所有象形字都应该自成部首,但这样会造成很多象形文字的部首仅有这个字。所以像是“ 甲 ”“ 申 ”“ 由 ”这些象形字,全部归类到“ 田部 ”。另外,甚至有“ 亠部 ”这种原先没有的文字,专做字形分类用而制造的部首。
偏旁是部首作为左旁或右旁时的称呼。例如“ 心部 ”作为左偏旁时,如“ 情 ”“ 性 ”“ 憎 ”,会变形为三划的“忄”(忄是汉字部首,由“心”演变而来)。又称为“ 竖心旁 ”。放在文字下方时,有“ 志 ”“ 慕 ”两种外形。但这些变化都不妨碍其归入“ 心部 ”。
汉语国学网汉语字典中收录各类汉字94000多个,其中字数最多的是口部,共计3439个,占比3.625%,其次是木部。
以下是部首占比最多的统计:
| 排名 | 部首 | 占比(字数) | 
|---|---|---|
| 1 | 口部 | 3439 | 
| 2 | 木部 | 3251 | 
| 3 | 氵部 | 2835 | 
| 4 | 艹部 | 2767 | 
| 5 | 扌部 | 2132 | 
| 6 | 火部 | 1926 | 
| 7 | 土部 | 1885 | 
| 8 | 虫部 | 1816 | 
| 9 | 女部 | 1671 | 
| 10 | 亻部 | 1565 | 
| 11 | 山部 | 1512 | 
| 12 | 日部 | 1375 | 
| 13 | 金部 | 1373 | 
| 14 | 言部 | 1367 | 
| 15 | 鳥部 | 1336 | 
| 16 | 月部 | 1293 | 
| 17 | 阝部 | 1277 | 
| 18 | 忄部 | 1253 | 
| 19 | 目部 | 1250 | 
| 20 | 足部 | 1220 | 
| 21 | 石部 | 1190 | 
| 22 | 魚部 | 1171 | 
| 23 | 王部 | 1132 | 
| 24 | 心部 | 1090 | 
| 25 | 糹部 | 1084 | 
| 26 | 部 | 1045 | 
| 27 | 疒部 | 1012 | 
| 28 | 禾部 | 958 | 
| 29 | ⺮部 | 925 | 
| 30 | 辶部 | 912 | 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