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酉集上 部首:言部
武英殿刻本: 第2807頁,第2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175頁,第4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149頁,第18字
音《唐韻》:胡禮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戸禮切,𡘋奚上聲。《說文》:恥也。《玉篇》:謑詬,恥辱也。《集韻》:小人怒也。《荀子・非十二子篇》無廉恥而任謑訽,謂詈辱也。
义又,人名。《宋史・宗室表》:武翼郎不謑。
音又,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弦雞切,音奚。《類篇》:謑髁,不正貌。《莊子・天下篇》:謑髁無任,而笑天下之尚賢也。
音又,《廣韻》:呼訝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虛訝切,𡘋音罅 —— 怒言也。
音又,《集韻》:下解切,音邂 —— 怒聲也。或作𠿇。
义《說文》或作䜁,《類篇》書作𧫟。《字彙補》譌作𧨞,非。
卷目:考證・酉集上 部首:言部
愛日堂藏本: 第676頁,第1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670頁,第40字
《荀子・非十二子篇》無廉恥而任謑訽,謂詈辱也。
謹照原文任改忍。
注解
〔謑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上,康熙部首是言部。
〔謑〕字拼音是xǐ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訁、奚。
〔謑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xǐ] ⑴ 〔~诟( gòu )〕侮辱;辱骂,如“起奋迅兮奔走,违群小兮~~。”⑵ 〔~髁( kē )〕不正直的样子,如“~~无任,而笑天下之尚贤也。”
笔画相同的字
更多䜁的意思
基本释义
䜁
◎同“謑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三上反切胡禮切頁碼第76頁,第27字續丁孫
謑
 恥也。从言奚聲。
恥也。从言奚聲。
䜁
 謑或从奊
謑或从奊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五反切亦啓反頁碼第215頁,第4行,第2字述
 恥也。從言奚聲。
恥也。從言奚聲。
反切………頁碼第215頁,第4行,第3字述
 謑或從奊。
謑或從奊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三上反切胡禮切古音第十六部頁碼第404頁,第2字許惟賢第182頁,第6字
 謑詬,
謑詬,
段注二字今補。逗。
恥也。
段注《漢書・賈誼傳》。頑鈍亡恥。奊詬亡節。師古曰:奊詬謂無志分也。
从言。奚聲。
段注胡禮切。十六部。奚聲圭聲同部。是以或作奊,或作䜁也。
 謑或从奊。
謑或从奊。
謑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 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153頁,第2字 | 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219頁,第6字 | 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173頁 | 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106頁,第9字 | 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98頁,第21字 | 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352頁,第3字 | 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616頁,第2字 | 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1426頁,第1字 | 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523頁,第1字 | 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63頁,第10字 | 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107頁,第2字 | 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791頁,第2字 | 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3159頁【補遺】第16460頁 | 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2259頁,第1字 | 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220頁【崇文】第877頁 | 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304頁 | 
| 17 | 章授筆記 | 第116頁,第5字 | 
| 18 | 古字詁林 | 第三冊,第124頁,第2字 | 
| 19 | 古字釋要 | 第274頁,第7字 | 

 xì
x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