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子集中 部首:人部
武英殿刻本: 第269頁,第6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21頁,第29字
標點整理本: 第46頁,第29字
义《集韻》:倏本字。《楚辭・九歌》:儵而來兮忽而逝。《莊子・應帝王》:南海之帝爲儵,北海之帝爲忽,中央之帝爲混沌。
义又,靑黑色。《說文》:靑黑繒發白色。一曰儵儵,罹禍毒也。
注解
〔儵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中,康熙部首是人部。
〔儵〕字拼音是shū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攸、黑。
〔儵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shū] ⑴ 同“倏”。
笔画相同的字
更多儵的意思
儵
 shūㄕㄨ
shūㄕㄨ基本解释
◎同“倏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上反切式竹切頁碼第339頁,第29字續丁孫
儵
 青黑繒發白色也。从𪐗攸聲。
青黑繒發白色也。从𪐗攸聲。
附注按:「縫」是「發」的訛字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九反切尸竹反頁碼第828頁,第7行,第1字述
 青黑繒發白色也。從黑攸聲。
青黑繒發白色也。從黑攸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上反切式竹切古音第三部頁碼第1954頁,第3字許惟賢第854頁,第8字
 靑黑繒發白色也。
靑黑繒發白色也。
段注古亦叚爲倐忽字。又《釋訓》。儵儵,嘒嘒,罹禍毒也。釋《小弁》踧踧周道,鳴蜩嘒嘒也。
从黑。攸聲。
段注式竹切。三部。
儵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 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669頁,第13字 | 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848頁,第3字 | 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644頁 | 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436頁,第2字 | 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404頁,第4字 | 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1461頁,第6字 | 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2493頁,第1字 | 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4986頁,第2字 | 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2148頁,第4字 | 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266頁,第7字 | 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421頁,第12字 | 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3491頁,第2字 | 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10045頁【補遺】第17527頁 | 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935頁,第3字 | 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871頁【崇文】第3481頁 | 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1403頁 | 
| 17 | 古字詁林 | 第八冊,第751頁,第2字 | 
| 18 | 古字釋要 | 第957頁,第9字 | 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