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巳集中 部首:火部
武英殿刻本: 第1613頁,第8字
同文書局本: 第675頁,第21字
標點整理本: 第625頁,第21字
音《唐韻》:氏任切;《集韻》、《正韻》:時任切,𡘋音諶。《說文》:烓也。《詩・小雅》:樵彼桑薪,卬烘干煁。【毛傳】烓竈也。郭璞曰:今三隅竈。
注解
〔煁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中,康熙部首是火部。
〔煁〕字拼音是ché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火、甚。
〔煁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chén] ⑴ 古代一种可以移动的火炉:“樵彼桑薪,卬烘于~。”
五行相同的字
更多笔画相同的字
更多煁的意思
煁
 chénㄔㄣˊ
chénㄔㄣˊ基本解释
◎古代一种可以移动的火炉:“樵彼桑薪,卬烘于~。”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上反切氏任切頁碼第335頁,第18字續丁孫
煁
 烓也。从火甚聲。
烓也。从火甚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九反切氏吟反頁碼第819頁,第5行,第2字述
 烓也。從火甚聲。
烓也。從火甚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上反切氏任切古音第七部頁碼第1926頁,第4字許惟賢第841頁,第10字
 烓也。
烓也。
段注《小雅・白華》曰:樵彼桑薪。卬烘于煁。《釋言》曰:煁,烓也。《毛傳》曰:煁,烓竈也。郭璞云:今之三隅竈。按《鄭箋》云:桑薪,薪之善者。不以炊爨養人。反以燎於烓竈。用炤事物而巳。然則行竈非爲飲食之竈。若今火鑪。僅可炤物。自古名之曰烓。亦名之曰煁。或叚諶爲之。《春秋傳》碑諶字竈。知諶卽煁字也。《漢書》人表又作卑湛。
从火。甚聲。
段注氏任切。七部。〈詩〉《釋文》市林反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行竈也。
行竃也,
煁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 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660頁,第10字 | 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834頁,第8字 | 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636頁 | 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428頁,第11字 | 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397頁,第20字 | 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1439頁,第3字 | 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2456頁,第3字 | 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4915頁,第1字 | 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2117頁,第4字 | 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262頁,第6字 | 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414頁,第14字 | 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3433頁,第1字 | 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9917頁【補遺】第17508頁 | 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343頁,第3字 | 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860頁【崇文】第3437頁 | 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1380頁 | 
| 17 | 章授筆記 | 第413頁,第4字 | 
| 18 | 古字詁林 | 第八冊,第677頁,第4字 | 
| 19 | 古字釋要 | 第947頁,第5字 | 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