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未集上 部首:米部
武英殿刻本: 第2164頁,第10字
同文書局本: 第907頁,第6字
標點整理本: 第868頁,第7字
音《集韻》:補履切,音比。《說文》:不成粟也。《書・仲虺之誥》:若粟之有粃。《莊子・逍遙遊》:塵垢粃糠。
音又,《正韻》:補委切,音彼。又,《篇海》:房脂切,音琵 —— 義𡘋同。
义又,揚子《方言》:粃,不知也。【註】今淮楚閒語呼如非也。
义《玉篇》:俗秕字。
注解
〔粃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上,康熙部首是米部。
〔粃〕字拼音是bǐ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米、比。
〔粃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bǐ] ⑴ 同“秕”。
五行相同的字
更多笔画相同的字
更多粃的意思
粃
 bǐㄅㄧˇ
bǐㄅㄧˇ基本解释
◎同“秕”。
越南字释义
粃
◎同“𥻮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七上反切卑履切頁碼第230頁,第11字續丁孫
秕
 不成粟也。从禾比聲。
不成粟也。从禾比聲。
附注段玉裁注:「不成粟之字从禾,惡米之字从米,而皆比聲,此其別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三反切竝止反頁碼第588頁,第4行,第1字述
 不成粟。從禾比聲。
不成粟。從禾比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七上反切卑履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1301頁,第4字許惟賢第569頁,第9字
 不成粟也。
不成粟也。
段注按不成粟之字从禾。惡米之字从米。而皆比聲。此其別也。《左傳》。若其不具。用秕粺也。杜云:秕,穀不成者。僞古文云:若粟之有秕。呂覽云:凡禾之患。不俱生而俱死。是以先生者美米。後生者多秕。是故其耨也。長其兄而去其弟。按今俗𧦝穀之不充者曰癟。補結切。卽秕之俗音俗字也。引伸之凡敗者曰秕。《漢書》曰:秕我王度。
从禾。比聲。
段注卑履切。十五部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今云秕穀。「秕政」訓敗乃圯之借,《書》「方命,圯(从土配省聲)族」,讀若板。
秕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 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452頁,第7字 | 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578頁,第5字 | 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445頁 | 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290頁,第9字 | 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279頁,第17字 | 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1005頁,第5字 | 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1722頁,第3字 | 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3648頁,第1字 | 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1481頁,第2字 | 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178頁,第21字 | 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286頁,第9字 | 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2350頁,第1字 | 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7206頁【補遺】第17083頁 | 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2336頁,第3字 | 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609頁【崇文】第2433頁 | 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936頁 | 
| 17 | 章授筆記 | 第299頁,第5字 | 
| 18 | 古字詁林 | 第六冊,第634頁,第2字 | 
| 19 | 古字釋要 | 第687頁,第7字 | 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