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申集上 部首:艸部
武英殿刻本: 第2486頁,第2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039頁,第8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007頁,第12字
音《唐韻》:昨焦切,音樵。《說文》:草也。
音又,《集韻》:止少切,音沼。《玉篇》:菬子,藥也。
注解
〔菬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上,康熙部首是艸部。
〔菬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qiáo、zhǎo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艹、沼。
〔菬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qiáo] ⑴ 古书上说的一种草。㈡ [zhǎo] ⑴ 〔~子〕一种药草。
五行相同的字
更多笔画相同的字
更多菬的意思
菬
1 qiáoㄑㄧㄠˊ
qiáoㄑㄧㄠˊ基本解释
◎古书上说的一种草。
菬
2 zhǎoㄓㄠˇ
zhǎoㄓㄠˇ基本解释
◎〔~子〕一种药草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一下反切昨焦切頁碼第30頁,第20字續丁孫
菬
 艸也。从艸沼聲。
艸也。从艸沼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反切前焦反頁碼第106頁,第2行,第3字述
 艸也。從艸沼聲。
艸也。從艸沼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一下反切昨焦切古音第二部頁碼第182頁,第5字許惟賢第79頁,第10字
 艸也。从艸。沼聲。
艸也。从艸。沼聲。
段注昨焦切。二部。籒文作𦻟。
菬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 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57頁,第7字 | 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92頁,第9字 | 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85頁 | 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42頁,第2字 | 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35頁,第12字 | 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126頁,第4字 | 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245頁,第3字 | 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613頁,第1字 | 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196頁,第2字 | 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24頁,第2字 | 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42頁,第2字 | 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341頁,第3字 | 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1894頁【補遺】第16264頁 | 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1290頁,第2字 | 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105頁【崇文】第417頁 | 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125頁 | 
| 17 | 古字詁林 | 第一冊,第568頁,第5字 | 
| 18 | 古字釋要 | 第95頁,第7字 | 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