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子集中 部首:人部
武英殿刻本: 第220頁,第4字
同文書局本: 第99頁,第13字
標點整理本: 第24頁,第6字
义《古文奇字》:剛,古作𠇙。註詳刀部八畫。《集韻》作𠇝。
注解
〔𠇙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中,康熙部首是人部。
〔𠇙〕字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亻、二、口。
笔画相同的字
更多𠇙的意思
基本释义
𠇙
◎同“刚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四下反切古郞切頁碼第135頁,第7字續丁孫
𠝾
異體剛
 彊斷也。从刀𡶬聲。
彊斷也。从刀𡶬聲。
𠇙
 古文剛如此。
古文剛如此。
附注林義光《文源》以為是「以刀斷网」,會意。
附注《說文新證》:「甲骨文从刀斷网(網的初文),网可能也是聲符,會剛強蠻橫之意。金文从刀,岡聲,或从二刀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八反切格康反頁碼第349頁,第2行,第4字述
 彊也。從刀岡聲。
彊也。從刀岡聲。
反切………頁碼第349頁,第2行,第5字述
 古文剛如此。
古文剛如此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四下反切古郞切古音第十部頁碼第713頁,第4字許惟賢第317頁,第10字
 彊𣃔也。
彊𣃔也。
段注彊者,弓有力也。有力而𣃔之也。《周書》所謂剛剋。引伸凡有力曰剛。
从刀。岡聲。
段注古郞切。十部。
 古文剛如此。
古文剛如此。
段注按從㐰。㐰,古文信。信者必剛也。從二者,仁從二之意。仁者必有勇也。侃,剛直也。亦從㐰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引申人性剛柔之剛作𠇙(今侃字)可也。
白话解释
刚,强力折断。字形采用“刀”作边旁,“岡”是声旁。
字形解说
《說文‧刀部》:「剛,彊斷(強力折斷)也。从刀、剛聲。」甲骨文字形從刀斷网(網的初文),表示「剛強」之意,六書屬於異文會意。网或兼表音讀。西周金文、戰國文字、隸書、楷書,网都增添「山」形,形變為岡,皆從刀、岡聲,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臺灣標準字作「剛」,規範字作「刚」,「岡」改為「冈」,是偏旁類推。
剛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 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268頁,第9字 | 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359頁,第1字 | 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278頁 | 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178頁,第14字 | 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168頁,第14字 | 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603頁,第4字 | 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1060頁,第1字 | 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2467頁,第1字 | 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881頁,第1字 | 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107頁,第17字 | 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175頁,第9字 | 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1377頁,第1字 | 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4638頁【補遺】第16692頁 | 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3657頁,第2字 | 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360頁【崇文】第1437頁 | 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529頁 | 
| 17 | 說文新證 | 第354頁,第1字 | 
| 18 | 章授筆記 | 第185頁,第2字 | 
| 19 | 古字詁林 | 第四冊,第540頁,第1字 | 
| 20 | 古字釋要 | 第443頁,第1字 | 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