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丑集下 部首:大部
武英殿刻本: 第592頁,第1字
同文書局本: 第250頁,第11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85頁,第17字
音《廣韻》:古太切;《集韻》:古拜切,𡘋音戒。《說文》:大也。
注解
〔𡗦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下,康熙部首是大部。
〔𡗦〕字拼音是jiè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大、介。
笔画相同的字
更多𡗦的意思
基本释义
𡗦
jièㄐㄧㄝˋ◎拼音jiè。同“介”。大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下反切古拜切頁碼第343頁,第5字續丁孫
𡗦
異體𡗟
 大也。从大介聲。讀若蓋。
大也。从大介聲。讀若蓋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反切苟差反頁碼第834頁,第7行,第2字述
 大也。從大介聲。讀若葢。
大也。從大介聲。讀若葢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下反切古拜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1969頁,第6字許惟賢第861頁,第7字
 大也。
大也。
段注此謂分畫之大。《方言》曰:𡗦,大也。東齊海岱之閒曰𡗦。或曰幠。按經傳多叚介爲之。《釋詁》曰:介,大也。《詩・生民》、《小明》傳皆曰:介,大也。《士冠禮》注,《易・晉》虞注,《左傳》貴介弟介麋注,《吳語》介福注,《孟子》不以三公易其介,《離騷》堯舜耿介注同。
从大。介聲。讀若葢。
段注古拜切。十五部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耿介、光大也。
𡗦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 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675頁,第7字 | 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855頁,第6字 | 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650頁 | 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439頁,第12字 | 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407頁,第1字 | 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1471頁,第5字 | 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2508頁,第4字 | 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5012頁,第2字 | 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2163頁,第4字 | 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268頁,第3字 | 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425頁,第2字 | 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3515頁,第2字 | 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10103頁【補遺】第17536頁 | 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2654頁,第6字 | 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875頁【崇文】第3497頁 | 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1414頁 | 
| 17 | 章授筆記 | 第420頁,第5字 | 
| 18 | 古字詁林 | 第八冊,第792頁,第4字 | 
| 19 | 古字釋要 | 第962頁,第5字 | 

 jiè
ji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