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巳集上 部首:水部
武英殿刻本: 第1563頁,第1字
同文書局本: 第656頁,第13字
標點整理本: 第605頁,第5字
音《廣韻》:羊忍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以忍切,𡘋音引。《說文》:水脈行地中濥濥也。一曰水門。
音又,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𡘋羊晉切,音酳 —— 義同。
注解
〔濥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上,康熙部首是水部。
〔濥〕字拼音是yǐ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氵、夤。
〔濥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yǐn] ⑴ 水门。⑵ 〔~~〕水在地下潜行的样子。⑶ 引水。
笔画相同的字
更多𤃚的意思
基本释义
𤃚
◎同“濥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一上反切弋刃切頁碼第365頁,第30字續丁孫
𤃚
異體濥
 水脈行地中濥濥也。从水夤聲。
水脈行地中濥濥也。从水夤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一反切異印反頁碼第896頁,第2行,第1字述
 水脈行地中濥濥也。從水夤聲。
水脈行地中濥濥也。從水夤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一上反切弋刃切古音第十二部頁碼第2182頁,第2字許惟賢第949頁,第7字
 水脈行地中濥濥也。
水脈行地中濥濥也。
段注濥濥,動貌。寅下曰:《正月》陽氣動。泉欲上出。髕寅於下也。《淮南・天文訓》曰:指寅則萬物螾。注。螾,動生貌。皆其義也。《江賦》曰:潛演之所汨淈。《蜀都賦》曰:濥以潛沫。劉注。水潛行曰濥。此二水伏流。故曰濥。按今《文選》作演。誤。
从水。夤聲。
段注弋刃切。十二部。
濥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 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723頁,第2字 | 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920頁,第6字 | 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696頁 | 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474頁,第5字 | 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436頁,第1字 | 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1589頁,第3字 | 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2693頁,第3字 | 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5388頁,第1字 | 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2326頁,第1字 | 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287頁,第25字 | 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458頁,第13字 | 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3849頁,第1字 | 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10858頁【補遺】第17645頁 | 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3331頁,第3字 | 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956頁【崇文】第3821頁 | 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1546頁 | 
| 17 | 古字詁林 | 第九冊,第79頁,第1字 | 
| 18 | 古字釋要 | 第1015頁,第7字 | 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