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巳集下 部首:犬部
武英殿刻本: 第1717頁,第6字
同文書局本: 第718頁,第25字
標點整理本: 第671頁,第27字
音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𡘋虛器切,音齂。《廣韻》:夏后氏有獟𤡬,寒浞子名。《集韻》本作豷。
音又,《集韻》:許利切;《類篇》:許位切,𡘋音燹。《集韻》本作豷。詳豕部豷字註。
注解
〔𤡬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下,康熙部首是犬部。
〔𤡬〕字拼音是xì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犭、壹。
笔画相同的字
更多𤡬的意思
基本释义
𤡬
◎同“豷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九下反切許利切頁碼第315頁,第13字續丁孫
豷
 豕息也。从豕𡕍聲。《春秋傳》曰:「生敖及豷。」
豕息也。从豕𡕍聲。《春秋傳》曰:「生敖及豷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八反切許位反頁碼第782頁,第6行,第3字述
 豕息也。從豕壹聲。《春秋傳》曰:「生敖及豷。」
豕息也。從豕壹聲。《春秋傳》曰:「生敖及豷。」
鍇注臣鍇曰:「息,喘息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九下反切許利切古音第十二部頁碼第1819頁,第2字許惟賢第795頁,第4字
 豕息也。
豕息也。
段注息者,喘也。豷與㞒呬䨳音義皆同。而有人豕之別。
从豕。壹聲。
段注許利切。十二部。
《春秋傳》曰:生敖及豷。
段注襄四年《左傳》文。今《左傳》敖作澆。《論語》及《夰部》作奡。
豷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 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623頁,第13字 | 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787頁,第6字 | 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601頁 | 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404頁,第5字 | 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378頁,第3字 | 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1361頁,第6字 | 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2321頁,第4字 | 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4682頁,第3字 | 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2010頁,第5字 | 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246頁,第16字 | 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391頁,第9字 | 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3243頁,第1字 | 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9446頁【補遺】第17432頁 | 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2543頁,第1字 | 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817頁【崇文】第3265頁 | 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1297頁 | 
| 17 | 古字詁林 | 第八冊,第383頁,第4字 | 
| 18 | 古字釋要 | 第903頁,第3字 | 

 xì
x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