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丑集上 部首:口部
武英殿刻本: 第435頁,第10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88頁,第4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15頁,第15字
音《唐韻》:苦媧切;《集韻》:空媧切,𡘋音跬。《說文》:口戾不正也。《廣韻》同「喎」,《集韻》或作𩰬。
义又,與和同。《淮南子・說山訓》:咼氏之璧。
音又,《正字通》:音戈 —— 姓也。南唐咼拯,宋咼輔,明咼文光。
注解
〔咼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上,康熙部首是口部。
〔咼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wāi、hé、wǒ、wā、guǎ、guō,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冎、口。
〔咼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guō] ⑴ 均见“呙”。
五行相同的字
更多呙的意思
呙咼
1 wāiㄨㄞ
wāiㄨㄞ基本解释
◎歪斜。~斜。
呙咼
2 héㄏㄜˊ
héㄏㄜˊ基本解释
◎古同“禾”。
呙咼
3 wǒㄨㄛˇ
wǒㄨㄛˇ基本解释
①〔~堕〕斜垂,如“~~髻”(古代妇女一种斜垂的发式)。
②(咼)
呙咼
4 wāㄨㄚ
wāㄨㄚ基本解释
◎古国名。
呙咼
5 guǎㄍㄨㄚˇ
guǎㄍㄨㄚˇ基本解释
◎古同“剐”。
呙咼
6 guōㄍㄨㄛ
guōㄍㄨㄛ基本解释
◎姓。
详细解释
名词
◎姓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二上反切苦媧切頁碼第44頁,第28字續丁孫
咼
 口戾也。从口冎聲。
口戾也。从口冎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三反切苦柴反頁碼第134頁,第6行,第1字述
 口戾不正也。從口冎聲。
口戾不正也。從口冎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咼音寡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二上反切苦媧切古音第十七部頁碼第242頁,第3字許惟賢第107頁,第12字
 口戾不正也。
口戾不正也。
段注《通俗文》。斜戾曰咼。
从口。冎聲。
段注苦媧切。古音十七部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灣轉,《說文》作[竵]。
[竵],不正也(俗作歪);獨口竵作咼。《說文》每多通言、别語:竵,一切不正(通言);咼,口不正(别語)。
歪正字當作竵,獨口歪作咼。
咼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 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83頁,第10字 | 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127頁,第7字 | 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109頁 | 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59頁,第13字 | 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52頁,第12字 | 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184頁,第3字 | 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341頁,第3字 | 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847頁,第2字 | 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286頁,第3字 | 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34頁,第9字 | 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59頁,第6字 | 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462頁,第3字 | 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2254頁【補遺】第16320頁 | 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1921頁,第4字 | 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134頁【崇文】第533頁 | 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173頁 | 
| 17 | 章授筆記 | 第70頁,第1字 | 
| 18 | 古字詁林 | 第二冊,第139頁,第3字 | 
| 19 | 古字釋要 | 第145頁,第3字 | 

